首页

韩国美脚在线

时间:2025-05-25 09:48:06 作者: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在沪体验端午民俗 艾草清香与AI科技相遇 浏览量:93183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24日,第三届“一校三区”台联联谊暨海峡两岸青年学生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艾草清香与AI科技相遇,传统民俗碰撞数字创意。

嘉宾与海峡两岸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乙巳蛇年端阳两岸祈福纳吉仪式。(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香囊寄情、雄黄纳吉、兰汤祓禊,三礼既备,四方荣光……当日活动中,现场嘉宾与海峡两岸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乙巳蛇年端阳两岸祈福纳吉仪式,以亲身体验同续千年雅范,祈愿健康平安。两岸青年学生还共同表演了汉服花式空竹《龙腾盛世》。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携手上海市普陀区台联、长宁区台联、黄浦区台联共同举办,以“两岸端午艾相连 AI共展新画卷”为主题,旨在通过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搭建两岸青年心灵沟通的桥梁,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共绘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图景。上海市台办副主任庄潜、上海市台联党组书记李海泳等出席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向海峡两岸嘉宾及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文化基因,端午习俗中沉淀了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是两岸青年共同的精神根脉。华东师大持续通过创新性文化活动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活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化文化共识、凝聚血脉亲情,这正是两岸青年共同的文化基因的生动表达。

  活动创新性融入科技元素,《AI中国节·端午》视频展示了科技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记者看到,现场嘉宾代表和两岸青年学生代表共同上台,从“端午关键词”中随机抽取词语,由AI现场生成活动主题海报。海报中有乘风破浪的龙舟、艾草和粽子包裹着的乡愁、醇香的雄黄酒、五彩绳化作数据流构筑起横跨海峡的桥梁……这些历经千年的端午符号,通过AI的“笔触”,生成一幅“两岸共展”的文化新画卷,勾勒出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

《京魂扇韵》舞蹈融合京剧元素与传统扇舞的表演,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表演环节,黄浦区台联选送的《京魂扇韵》舞蹈融合京剧元素与传统扇舞的表演,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长宁区台联选送的男女声二重唱《归》承载着思念与团圆,唱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普陀区台联选送的舞蹈《如愿》表达了对父辈奋斗的致敬,以及对家国团圆、山河无恙的深切祈愿。这些节目通过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点亮了海峡两岸青年共同的文化记忆,增强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结和中华文化认同。

两岸青年学生在旱地龙舟赛车活动中体验民俗。(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游园会将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推向高潮。旱地龙舟赛车、粽叶运乒乓、艾草锤制作、艾草香囊制作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让两岸青年学生和台胞台属在动手制作及友谊赛中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近观|习近平的“农村情结”

伊达尔戈1959年出生于西班牙,20世纪60年代初随家人移居法国。她曾长期在巴黎市政府任职,2014年4月就任巴黎市长,2020年连任。由于不再寻求连任,因此她会于2026年任期结束后卸任。

北京严格玩具及学生用品监管 抽检发现60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

一东一西的陈列方式,在欧亚博物馆并不少见。闫雪骏表示,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从未中断。“从大食传播而来的珐琅工艺,在中国演化出大放异彩的景泰蓝;运用波斯的青花釉料,我们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青花瓷……如果没有文明的交流和需求,怎会诞生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之三: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唤醒民众主人翁意识

王宁委员发言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创作接地气、能共情、有格局、讲情怀的时代佳作,让作品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流淌进人们心田;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各国友人感受中外文明的美美与共,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广交会观察:用技术锁鲜 让“中国味”香飘四海

提及具体措施,赵培根称,“首先依托我们的资源,将高校暑期实践放在这儿,对墙体进行色彩提升等改造。同时对农家乐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停车区、餐饮区、娱乐区,再购置些农家陶罐栽花种草,提升整体风貌。”

瞭望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这两天,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医保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本年度医保退费情况进行上门核实。临武县大岭背村村民王二成是全额参保户,去年8月确诊为尿毒症,家庭就医负担比较重。按照政策,王二成被认定为二类困难群体,可享受参保费用50%的减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